基础医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

来源 : 未知      作者 : 系统开发者     时间 : 2015-09-30

一、基础医学院学院概况

基础医学院是我校第一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拥有博士点5个,硕士点5个;博士生导师13名,硕士生导师35名。学院学科建设和实验室条件在全国中医院校及我省省属高校居领先地位,现拥有中医临床基础1个国家重点学科,金匮要略、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基础3个浙江省中医名科。其中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是学校目前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浙江省首批省重中之重学科,其下设的中医风湿免疫病实验室是学校首个浙江省省级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学院导师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4项,科研和学科建设经费逾5000万元,为培养研究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院建有国内一流、富有中医特色的门诊部,长期聘请国家级名中医、省级名中医和知名中医专家坐诊,门诊量大,享誉甚高。学院各导师临床大多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前来求治的患者络绎不绝,为我院研究生提高中医临床技能提供了良好条件。

为保证研究生更加专心学习,自2010年起,第一志愿报考本院者,除学校统一发放的奖助学金外,学院另按约300元/人/月发放助学金。学院2014年拟招收中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38名。

招生咨询地点:15332 (基础医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余老师 电子邮箱:jcyxyky@163.com联系电话:0571-86613609

二、招生专业、方向、导师简介

1 中医学专业

方向1中医藏象学说研究 导师—李如辉教授

李如辉,医学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藏象学说的发生学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子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2项。课题获省部级成果奖2项。在《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出版独著《发生藏象学》、《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血液病学》2部,担任教材、著作副主编4部,担任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委4部。已培养硕士生8名,现指导硕士生2名。电子邮箱:liruhuitd@eyou.com

方向2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研究 导师—张光霁教授

张光霁,医学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药学。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厅局级项目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著有《中医病因探要》等学术著作5部;主持的三项科研成果(《藤蟾方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六月霜(奇蒿)解暑消食的茶用(颗粒剂)研究》、《中医病因古今演变研究》)均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论著《中医病因探要》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现指导博士生2名,硕士生4名。电子邮箱:zgj@zjtcm.net

方向3:中医药信息研究 导师—朱君华主任中医师

君华,医学博士。现任生命科学院院长、分子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协会理事、中国医学期刊理事、浙江省期刊协会副会长、浙江省科技期刊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会长等。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经典理论诠释方法研究和中医药文献计量学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医学论文写作》、《中医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学》等学术著作五部,完成教育部基金课题“中医文献计量学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课题“中医科研论文绩效评价方法学研究”浙江省中医管理局课题“1990-2000年浙江省中医药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研” 等。研究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指导研究生多名,均顺利通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1名考取博士研究生。曾获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省级优秀指导者、优秀志愿者称号。积极从事临床研究,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临床带教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电子邮箱:hjxb333@163.com

方向4 方剂学配伍规律研究 导师—杨洁红教授

杨洁红,医学博士。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方剂学国家精品课程、方剂学省级教学团队、浙江省中医名科建设的主要成员。从事中医方剂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4项,厅局级课题2项。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近五年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为开展方剂学配伍规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及心脑血管病方药的研究。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现指导硕士研究生4名。电子邮箱:yjhong@zjtcm.net

方向5:方剂治法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导师—叶新苗教授

叶新苗,1982年3月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兼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针刀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理事、中国脑病微创医学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鉴定专家、浙江省第三届普通高校教学名师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方剂与治法的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中医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从事中医工作30余年,对现代风湿性疾病、中风后遗症、骨性关节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防治与调养积有丰富经验。主持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项目6项,横向课题1项。研发的“太旨黄”黄酒已获生产批准文号。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省厅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30篇,著有《中医微创学》、《颈椎椎管外软组织损伤的针刀与手法治疗》、《握灵本草》校注本、《中风后遗症中医保健》等著作5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现指导博士生1名,硕士生3名。电子邮箱:hzyxi@yahoo.com.cn

方向6:中医证治规律与临床研究

导师—包素珍教授、周岳君教授

包素珍,医学博士。现任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副主任(主持),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兼任浙江省肿瘤协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秘书。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中医诊断学教学工作,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科研和临床工作,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等疑难杂证有较深入的研究,并通过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疗效和机理。主持省部级、厅局级课题7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和浙江省中医药、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20余篇, 主编《金匮方歌括》、《长沙方歌括》、《肿瘤名家验案精选》、《妇科病名家验案精选》等专著4部,副主编著作5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现指导硕士生3名。电子邮箱:b_s_z@163.com

周岳,199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到2001年参加首批浙江省名中医学术继承,考核优秀出师。现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保健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课题主攻中医药防治非酒性脂肪肝相关病证规律的研究;临床主攻肝相关病证、失眠症、痛风症、口腔溃疡、脾胃病、慢性咳嗽、骨性关节病等。主持承担省部级、厅局级等各类各级课题27项(主持12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15项),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从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来揭示中医药治疗非酒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在国家级、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获奖多项。电子邮箱:zhouyj6666@126.com

方向7:内科杂病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

导师—张俊杰副教授、李慧副教授

张俊杰,医学博士,副教授。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副主任,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脾胃病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极好的科研工作基础和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近年来主持或参加了各类各级课题十余项,主编或参编著作3部,撰写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等厅局级奖励。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电子邮箱:zhangjunjie70@yahoo.com.cn

李慧,医学学博士。从事中医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主要开展内科杂病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特别关注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工作。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六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电子邮箱:lihuizyyx@yahoo.com.cn

方向8: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多学科研究 导师—夏瑢教授

夏瑢,日本金沢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师承于杨氏内科创始人、国家级名中医杨继荪、葛琳仪。从事中医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二十余年,专业主攻方向为中医学理论(中医体质学)在内分泌、代谢病学科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开展中医病理性体质与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症等相关病变机制的中西医临床及实验研究。2006年以来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5项。近五年发表国内外专业杂志论文十余篇,09年获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副主编、参编《中医内科验方验案》等专著3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电子邮箱:xiarong248@yahoo.com.cn

方向9:内分泌难治病治法与临床研究

导师—柴可夫教授、张跃明教授

柴可夫,医学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浙江省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一层次。长期从事《金匮要略》、《中医老年病学》教学和中医内科临床医疗工作。结合实际,开展科研工作,目前主要围绕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医药防治脾胃病、食材治疗学等开展临床和实验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近10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教材、著作10余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培养或正带博士研究生17名,硕士研究生22名。电子邮箱:ckf666@163.com

张跃明,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教授。2001年5月作为人才引进到浙江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生物学和中医经方防治糖尿病、脑缺血、老年痴呆等引起的脑损伤疾病,以及中药促进学习记忆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和承担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研究课题有《补肾通窍方对糖尿病大鼠海马下丘脑退行性变的影响》《马齿苋对糖尿病脑病影响的实验研究》《大鼠急性脑缺血病理的细胞生物学及丹参、银杏加吸入醒脑剂抗脑损伤的研究 》、《扶芳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面向21世纪高等医药院校精品课程教材10部。所培养的研究生临床与科研并重,毕业后能独立开展科研和医疗工作。电子邮箱:zyueming@vip.sina.com

方向10:免疫相关性难治病治法与临床研究 导师—温成平教授

温成平,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博士后出站。现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获评“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首届中医优秀青年”、“省151第一层次人才”、“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主要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开展风湿免疫病的中西医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或完成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基金3项国家级项目,以及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等省部级项目多项,科研总经费逾500万元。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出版了《现代疑难病经方验案评析》等著作,作为主要成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目前正指导博士后1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8名。电子邮箱:wengcp@163.com

方向11:心脑血管难治病治法与临床研究

导师—鲍晓东副教授

鲍晓东,1982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医疗系,留校任教后,于1990年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从事医史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并聘为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生导师。在临床上主要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的中医中药的治疗。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神经内科的疑难杂症,尤其是帕金森病、中风、癫痫、面瘫、面肌痉挛、腰椎间盘突出症、眩晕症等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良好的疗效。在二十余年的文献和临床研究过程中共主编专著3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独著论文30余篇,主持省厅级以上课题多项。电子邮箱:bxd580412@sina.com

方向12:消化系统难治病治法与临床研究

导师—郑小伟教授、钱俊华研究员、陈永灿主任中医师

郑小伟,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基础部副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基础医学院院长,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书记、副院长,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兼任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术带头人,浙江省中医药名科建设单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基础证候的现代研究,擅长用经方、时方对脏腑虚证(脾胃病、呼吸病、肾病)调节作用的基因表达研究和差异性蛋白质研究。临床曾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陆芷青教授,尤其擅长治疗支气管哮喘、脾胃病和心血管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和省厅级课题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5项,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三等奖8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中医学概论》、《实验中医学》等著作6部。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现指导博士生2名,硕士生8名。电子邮箱:zhxw2103@163.com

钱俊华,医学博士,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文献研究、仲景学说研究和中医脾胃学说研究。参加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完成科技部子课题1项,主持完成厅局级课题4项,承担厅局级课题2项,“中医鼻腔给药文献整理研究”课题曾获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医学论文五十余篇,主编出版《中医鼻疗法》、《本草文献药名索引》、《妇科心法要诀白话解》等多部医学著作。临证善于从脾胃学说着眼,治病不落俗套。开设疑难病中医门诊。电子邮箱:qianjunhua@zjtcm.net

陈永灿,1986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现任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浙江中医杂志社社长,《浙江中医杂志》和《养生月刊》常务副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长期从事消化系统难治疾病的治疗与临床研究,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胃癌前期病理改变等难治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熟悉中医临床文献及各家学说,主持及参与“中医经典方剂发掘整理研究人才培养”等省部级及厅局级科研课题8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次、厅局级奖4项次,出版中医药著作5部,发表“桃花汤非温涩之剂”等学术论文40余篇。已经培养硕士生1名,现指导硕士生2名。电子邮箱:cyc3123@sina.com

方向13:妇科难治病治法与临床研究 导师—严余明教授

严余明,1983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本科毕业,1990至1992年通过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主干课程进修学习。为中国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会员和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会员。是国家级精品课程《金匮要略》主讲教师之一,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团队成员。现从事中医临床基础《金匮要略》教学、科研及临床研究。主讲《经方临床应用》、《金匮要略研究进展》、《中医经典研究进展》等课程。研究主要方向:《金匮要略》理论体系研究及仲景方药的临床应用研究。近五年发表论文10篇,参编《金匮要略案例版》、《金匮要略讲义》等教材及《中医经典百题丛书》、《实用中医气病证治》、《中风后遗症的中医保健》等学术著作10余部。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课题分别获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现指导硕士生3名。电子邮箱:yanyuming@hzcnc.com

方向14:中医经典理论传承与临床研究

导师—徐光星教授、

徐光星,1990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本科毕业,1998年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为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何任老先生的学术继承人,浙江中医药大学何任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主任委员。曾获浙江中医药大学首届教坛新秀,浙江省第六届“三育人”先进个人,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卫生厅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等。参与完成国家攻关课题“何任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研究”,并独立主持、参加省厅局级课题8项,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专著5部,发表论文20余篇。现指导研究生2名。电子邮箱:xgx55555@163.com

方向15:中医临床证治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导师:陈益民主任技师、许志良副主任技师

陈益民,浙江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现任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实验诊断中心主任,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全省中医医院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实验诊断教学,临床检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发研究及血液系统疾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厅、局级及以上课题3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0多项,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奖2项。已协助其他硕士导师指导学生实验研究10多名,现指导硕士生1名。电子邮箱:cym3338@163.com

许志良,获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4月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至今。目前任浙江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常委、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参与承担国家973、十一五重大疾病专项,曾主持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承担浙江省科技厅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多项,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项目中有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目前从事基于质谱分析平台的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不同疾病中医证型、中药质量控制及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已协助其他硕士指导教师指导10多名学生的实验研究。电子邮箱:xzl8811@sina.com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电话:党政办0571-86613609

          科研与社会合作办0571-86613770

          本科教学办0571-86633132

          研究生办0571-86613775

Email:jcyxy@zcmu.edu.cn 


友情链接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5040830-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邮编:310053

电话:党政办0571-86613609;科研与社会合作办0571-86613770;本科教学办0571-86633132;研究生办0571-86613775

Email:jcyxy@zcmu.edu.cn 

Copyright © 2018-Now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40830-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