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网站!

联系我们 | 学校主页
基础医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巾帼文明岗 > 科普园地 > 正文

中国的疟疾防治成就与“一带一路”健康合作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5日 18:43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疟疾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寄生虫病,历史上给人类带来极大威胁,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曾是疟疾高发国家,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功实现了疟疾的传播阻断,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典范。更重要的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将疟疾防治经验推广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通过受感染的按蚊叮咬传播。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周期性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严重时可能引发贫血、脑疟甚至死亡。

1. 传播特点

· 寄生虫:疟原虫是病原体,主要种类包括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等。


· 传播媒介:按蚊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


· 易感人群:居住在疟疾流行地区的人群或到流行区旅行的人员。

2. 疟疾的全球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21年全球约有2.4亿疟疾病例,其中60多万人死亡,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东南亚。




二、中国的疟疾防治历史与成就

1. 疟疾在中国的流行历史

20世纪中期,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为疟疾流行区,特别是在长江以南的湿热地区,疫情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当时,每年疟疾病例超过3000万。

2. 成功防治的关键措施

中国的疟疾防治经历了从广泛流行到彻底消除的历史转变。以下是主要措施:

1. 疫苗与药物研发

· 青蒿素的发现1970年代,由屠呦呦领衔的研究团队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为治疗疟疾提供了革命性药物。青蒿素及其联合疗法(ACTs)被WHO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2. 病媒控制

· 推广使用杀虫剂(如喷洒DDT)和蚊帐,减少按蚊密度和传播风险。

· 改善水利和环境卫生条件,破坏蚊虫繁殖场所。

3. 全民参与与健康教育

· 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增强公众防护意识。

· 定期组织大规模血检和药物预防,尽早发现和控制疫情。

3. 成果与意义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中国达到“无疟疾”认证。这一成就是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里程碑,标志着一个曾被疟疾困扰的国家彻底消除了这一传染病威胁。




三、“一带一路”与疟疾防治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多个发展中国家,这些地区许多国家仍然面临疟疾高负担问题。作为无疟疾国家,中国将自身的防治经验与技术输出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助力全球抗疟事业。

1. 技术与经验共享

· 推广青蒿素疗法:中国支持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应用青蒿素联合疗法(ACTs),降低疟疾死亡率。

· 病媒控制支持:提供蚊帐、杀虫剂以及病媒监测技术,帮助这些国家减少蚊虫传播风险。

2. 建立合作平台

· 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开展“中非疟疾防控计划”,建立实验室和疟疾监测体系,培训当地防疫人员。

· 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公共卫生合作,加强疟疾、登革热等蚊媒疾病的跨国联防联控。

3. 中国医疗队的国际援助

中国医疗队常年在非洲疟疾高发地区工作,为当地患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推广疟疾预防和治疗技术,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四、大学生如何参与与支持全球疟疾防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助力全球抗疟事业:

1. 关注公共卫生

· 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健康合作项目,支持国际公共卫生事业。

· 学习和传播疟疾防控知识,参与健康教育志愿活动。

2. 参与科研与创新

· 有志于医学或生物学的学生可以参与疟疾疫苗、药物和传播控制的研究,推动科学进步。

· 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疾病监测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3. 支持国际援助

· 关注中国医疗队的故事,宣传“一带一路”健康合作的正面影响,助力全球抗击疟疾的努力。




从一个饱受疟疾困扰的国家到无疟疾的典范,中国的成功不仅是国内公共卫生体系的胜利,也为全球疟疾防治提供了借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正在将抗疟经验和技术推广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国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关注全球健康问题,用科学知识和行动助力抗疟事业,共同推动一个没有疟疾威胁的世界。


Copyright © 2018-2022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版权所有      Email:jcyxy@zcmu.edu.cn 

联系电话:党政办0571-86613609  科研与社会合作办0571-86613770  研究生办0571-86613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