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网站!

联系我们 | 学校主页
基础医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巾帼文明岗 > 科普园地 > 正文

土源性线虫:健康隐患与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3日 18:52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土源性线虫是一类通过土壤传播并感染人体的寄生虫,广泛存在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虽然近年来随着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其感染率显著下降,但在农村或一些特定环境下,这类寄生虫仍然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本文将介绍土源性线虫的种类、传播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如何预防感染。




一、什么是土源性线虫?

土源性线虫是一类以土壤为媒介传播的寄生虫,主要包括蛔虫、钩虫和鞭虫三种。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生活史与土壤密切相关:寄生虫卵或幼虫需要在潮湿的土壤中发育到感染阶段。

· 寄生于人体肠道: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中,通过吸收营养或引发炎症对健康造成危害。

1. 蛔虫

· 形态特征:体型较大,雌虫可达20-35厘米。

· 传播方式:蛔虫卵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

· 主要症状:腹痛、恶心、营养不良,严重时可引发肠梗阻。

2. 钩虫

· 形态特征:小型线虫,成虫体长约1厘米。

· 传播方式:幼虫通过接触裸露的皮肤(如赤脚踩土)侵入人体。

· 主要症状:贫血、疲乏、面色苍白,严重时影响体力和学习效率。

3. 鞭虫

· 形态特征:形如鞭子,成虫长约3-5厘米。

· 传播方式: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

· 主要症状:腹泻、腹痛,儿童感染可导致生长迟缓。




二、土源性线虫的危害

1. 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土源性线虫通过吸收宿主的营养,导致感染者营养不良,尤其是维生素和铁缺乏。长期感染可能导致体重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2. 引发贫血和免疫力下降

钩虫感染会导致慢性失血,引发缺铁性贫血,影响学习效率和身体健康。免疫力下降也会增加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3.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感染者可能因长期症状或社会误解而产生羞耻感,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土源性线虫的传播途径

土源性线虫主要通过“粪-土-口”途径传播。

1. 土壤污染:含有寄生虫卵或幼虫的粪便污染土壤,形成传染源。

2. 不洁饮食: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是最常见的感染方式。

3. 皮肤接触:赤脚行走或接触被污染的土壤可能导致钩虫幼虫通过皮肤侵入。




四、如何预防土源性线虫感染?

大学生在校内外活动频繁,尤其是实地调研、野外实践等活动中,可能暴露于土源性线虫的感染风险。以下是具体的防护措施: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勤洗手: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双手,特别是指甲缝隙。

·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或饮用未经处理的水。

2. 加强饮食安全

· 清洗食材:蔬菜和水果在食用前需充分清洗,可用淡盐水或小苏打浸泡。

· 煮熟食物:高温烹饪可有效杀灭寄生虫卵和幼虫。

3. 保护皮肤

· 在户外活动时避免赤脚接触土壤,穿着防护鞋。

· 若需要接触土壤(如田野调查或实习),使用手套或其他防护工具。

4. 定期驱虫

· 若有感染风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甲苯咪唑)进行定期驱虫。

5. 改善环境卫生

· 推动建设卫生厕所,减少粪便直接排入土壤的风险。

· 避免使用未充分处理的粪便作为农田肥料。




五、土源性线虫的全球与我国现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约有15亿人感染土源性线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尽管土源性线虫感染在中国的总体感染率已显著降低,但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传播风险,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大规模驱虫行动、卫生厕所建设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成功将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大学生等群体在外出实习、旅行时仍需注意防护。




土源性线虫虽然不再是中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其潜在危害仍不可忽视。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增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


Copyright © 2018-2022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版权所有      Email:jcyxy@zcmu.edu.cn 

联系电话:党政办0571-86613609  科研与社会合作办0571-86613770  研究生办0571-86613775